“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党中央有号召,基层组织有回应,党员有行动。作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党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创建“‘党建+’打造乡村振兴红色引擎”一院一品党建品牌项目,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重大需求,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方面重点工作,发挥专业特点,统筹高校科技和人才优势,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一、工作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党委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觉提高政治站位,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将“国之大者”铭于心、践于行。以党建为引领,激活“红色引擎”,释放“红色动能”。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科技优势,扎根八闽大地,依托空间规划与政策模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数字福建空间规划大数据研究所、省古建筑保护高校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省级平台、以人居环境研究所等8个校级研究所为抓手,将国家科技部支撑项目、重点专项研发等国家级课题成果融入福建省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实践工作当中,先后深入300余个村庄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编制乡村振兴规划,助力脱贫攻坚,展现乡村振兴中的高校力量。一是加强顶层统筹,学院党委成立“助力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实际拟定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充分发挥三个学科专业优势和人才智力优势,推进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五项支撑”(福建省地域发展全支撑、产业帮扶全支撑、学科服务全支撑、人才培养全支撑、链条融合全支撑)。学院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谋划、示范引领,院党委会定期研究助推乡村振兴有关事宜,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和系骨干力量定期到帮扶点调研指导,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二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工作机制,让党员自觉与人民群众走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三是由学院党政领导挂帅牵头,组建由学院教职工党员,业务骨干等教师组成“村庄规划师指导员”党员服务团队,建立定点帮扶机制,自觉投身乡村振兴实践,发挥学校专业技术优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二、开展情况
(一)创新工作载体,打通“最后一公里”
仙游县西苑乡地处木兰溪发源地,具有丰厚的生态和红色资源禀赋,当地政府希望能够借助高校力量进一步发挥西苑乡资源禀赋,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增进民生福祉。为协助当地政府带领西苑乡人民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学院积极探索校地服务新模式,领导带队组建“村庄规划师指导员”党员服务团队。以仙游县西苑乡为样板,围绕“党建+产业+实践”形成“1+N”模式(1个重点示范样板点+1名党建指导员+1名乡村规划师+1名产业指导员+1支实践教育队伍等),引导人才和资源向乡村振兴一线集聚。建立专家人才服务“三农”长效机制,积极整合学科优势、科研力量,强化项目对接,优化合作渠道,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
为了落实仙游县与学院乡村振兴专项合作协议,学院党委班子成员在2个月内分阶段两次带队深入西苑乡开展主题调研交流活动,与当地政府围绕西苑产业规划和乡村规划编制、传统村落的保护、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以及共建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和探讨。
暑假期间,由风景园林系系主任、景观游憩理论与实践研究专家王亚军担任指导老师的“写意西苑”乡村规划实践队,奔赴西苑乡的凤山、风顶、西墘等7个村落开展为期14天的村庄规划和产业规划调研。“出山怀远志,入海识雄心”,14天中,实践队翻越仁山,追溯溪源,寻找适合开发的潜在自然景点;穿过田野,走访乡间,调查农村产业发展和村民生活情况。在与西苑乡领导干部和指导老师的交流讨论后,队员们汇总当前西苑乡的境况与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形成内容详实的调研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实践队还有一个别称叫做“硕士村长”实践队。从2022年开始,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组建以研究生党员为核心成员、本科生党员为辅的“硕士村长”实践队,1年时间里,先后有100余名硕士及本科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服务“三农”一线,发挥高校思想智库优势,投身产业振兴、科技服务。
实践队队员在西苑乡进行重点改造建筑测绘
实践队代表汇报调研成果
(二)聚焦持续帮扶,力戒“三分钟热度”
建宁县水尾村是中央红军村、全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该村被誉为建宁苏区红色小后方。因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不便,水尾村曾一度处于贫困之中。2017年5月,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由学院党委牵头,以高校学科背景和人才优势为依托,开始对水尾村实施对口持续帮扶。
帮扶前中期,学院党委先后四次组织博士教授带队近百名学生赴建宁水尾村开展红色文化旅游规划,为80余栋村舍建筑进行功能整合、立面改造、空间优化、结构改良。通过测绘首先建立传统建筑修复档案,再通过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建立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同时突出规划对村貌提升的带动促进作用,顺应村庄肌理,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分类、分级整治村庄环境。
在学院师生与当地人民的齐心协力下,水尾村的空间布局、人居环境、村庄治理得到了全面的提升。为村民感到高兴的同时,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党委深刻意识到,做好帮扶的“后半篇文章”,激活水尾村的“造血功能”更为重要,更富有挑战性。
一方面,学院党委坚持“志”“智”同扶,积极发挥高校思想文化优势,教育引导群众解放思想,拓展思路,树立信心和决心。学院组织科技专家“送技术上门”,激活脱贫村“造血”功能;选派技术团队专家研究分析村庄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为村庄发展提出整体思路:突出规划对经济发展的战略引领作用,走产业扶贫之路。技术团队在对村庄现状资源进行挖掘和充分兼顾双向需求的基础上,为村庄科学选择村庄“红+绿”产业发展路径,印制了村庄发展宣传册,免费发放农户学习,搭建授课平台,为村民讲解他们村庄的未来,引导村民改变思想;开展技术培训,为村庄的建筑改造培养了一批具有实践技能的农民,同时开通了专家24小时在线跟踪指导服务。
另一方面,学院党委坚持“鱼”“渔”同授,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和落地,将先进技术投入到农村产业提质升级和乡村基础建设中,以科技创新实现乡村环境、乡村治理的科学布局及融合发展,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构建以专业技术振兴为主导、产业振兴为牵引、文化振兴为支撑的乡村振兴服务工作体系,因地制宜找准方向、摸清市场,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充分挖掘水尾村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推出“红色文化十大套餐”,打造建宁红色教育精品,并指导村庄成立了建宁县水尾乡村旅游管理公司,对全村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做到三统一,即产业发展统一管理,项目建设统一推进,旅游市场统一营销,致力于将红色资源转化为产业效益,造福村民。立足水尾村自然资源禀赋和地区市场需求,结合学院自主创新创业项目“博艾红+绿”的惠农政策,凝聚校友资源,在水尾村宣传推广艾草产业,教授村民艾草种植技术,鼓励村民进行艾草种植,带动了60户农户增收致富。
如今,水尾村成为了省市知名的“红军小镇”,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呈现出乡村振兴新面貌。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被水尾全体村民赠予锦旗“传承苏区精神 不忘老区人民”,也得到了省纪委的肯定,学院的做法在省纪委监委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得到大力推广。学院基于水尾村艾草产业的助农项目《博艾兴农——荒地变金山,艾草助增收》获得了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
实践队师生对水尾村进行传统建筑保护测绘和规划
实践队师生对水尾村进行传统建筑保护测绘和规划
水尾村规划发展示意图
在水尾村宣传推广艾草产业,教授村民艾草种植技术
(三)发挥专业优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不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更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健康福祉和社会文明和谐。
2020年至2022年,学院教职工党员赵立珍、张延吉与彭琳副教授带领研究生、本科生项目团队对邵武拿口镇开展持续2年的乡村规划服务工作。此次实践项目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合作下开展,以了解当地村民需求为出发点,旨在更好地满足当地村民需求。为达成目标,实践团成员走访村民,了解当地文化,综合考虑当地特殊因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规划设计方案,并在实践中获得反馈和完善。
在当地村书记、村主任的带领下,实践团成员对拿口镇多个村庄的人居环境进行了实地调研,他们深入了解了乡村居民的生活现状、居住环境存在的问题以及居民对未来居住环境的期望和需求。
基于对调研数据的分析和归纳,也为了提高村民对规划方案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实践团不仅利用无人机进行低空航测,获取专业性强、分辨率高的高精度数据地形图,直观地反映出南口镇各类村庄的土地使用现状,而且积极与居民进行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立足专业优势,全面铺开拿口村的统筹规划。为了更能突出当地特色,做出契合当地发展的规划,实践队还结合科研成果,探索“镇村联编、上下联动”的编制思路”共发展模式,深入探索如何破解国土空间规划自上而下的全域管控与乡村振兴自下而上体现村民主体的发展诉求的矛盾。
实践团成员对拿口镇多个村庄人居环境进行实地调研
实践团成员对拿口镇多个村庄人居环境进行实地调研
三、主要成效
(一)形成高校助推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特色模式
学院曾积极参与省纪委监委主导的建宁水尾村扶贫工作,得到省纪委监委多次肯定,作为典型案例在省纪委监委官微上力推。学院曾选派多名专业人才参与“科技服务团”,在南平武夷山、宁德寿宁等地服务城乡发展。学院党委先后被省委、省教工委评为“全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于2021年初获脱贫攻坚集体嘉奖。
获脱贫攻坚集体嘉奖
(二)完善了“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体系
学校把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党情国情省情教育和思政课堂的重要内容,号召广大师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依托于乡村振兴实践的产业扶贫项目获得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金奖,实现我校该赛道零的突破。基于乡村振兴实践的古厝保护项目获“挑战杯”全国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博艾兴农》项目获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金奖
(三)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新成效
党建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量显著增强。2022年暑期,学院组建了五个临时学生党支部,分别开展了不同的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包括探访古厝、测绘实践、考察走访、建言献策等多个板块内容。这些社会服务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党员对福建古建筑、园林建筑和乡村文化的认知,提升党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进一步巩固党的基层组织的建设,推动党建工作的全面提升,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现出学院学子的社会责任担当和先锋模范作用。
(四)实现了“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双重目标
精心打造“村庄规划师指导员”人才团队,形成“1+N”乡村振兴服务创新模式,建立专家人才服务“三农”长效机制,以仙游县西苑乡为重点示范样板,与其举行乡村振兴校地对接交流会,开展乡村振兴合作项目。组建以党员研究生为核心成员、本科生为辅的“硕士村长”实践队,深入脱贫村庄一线,投身产业振兴、科技服务。发挥专业优势,对乡村古厝建筑进行测绘,收集和整理与这些古厝建筑相关的历史文物、民俗风情、传统工艺等方面的资料,建立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支持和服务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四、结语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阵地,高校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担负着重要责任。87978797威尼斯老品牌党委将持续明确自身职责,带领全院师生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添彩增色,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应有贡献。